Mbus两根线就可以满足供电和通信,非常简单方便,那么为什么Mbus应用越来越少
2025-8-15新闻

MBUS的问题包括:
第一,总线电压太高,36V电压,其结果就是一旦短路就会出现很大的短路功耗,既容易烧毁驱动端,又有很大的概率引发火灾。
第二,施工无规范,自诞生之日起,MBUS的理念就是“随意”,就地取材,随意施工,其结果就是一万个电工就有一万种MBUS施工风格,可维护性极差,国内曾经有大量水表、热表因为MBUS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报废。
第三、已经过时,MBUS是上世纪八九年代发明的产品,很多理念已经过时,例如36V电压,1mA的单元电流,这很明显是带有过去大功耗、低速率的烙印,事实上随着CMOS集成电路的发展,现在的仪表已经低功耗、高速度化,并且电池供电也成为现场数据采集普遍要求。

最近国内有人推出了Low power meter bus(LPMB)技术,LPMB的优点在于:
第一,低电压,仅有3.3-5V。
第二,单元静态功耗25uA。
第三,传输速率9600。
第四,施工有规范,是规范化总线。
个人认为Mbus主要问题还是36v电压,虽然说36v是安全电压的分割线,但36v确实电压太高,一旦短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。
那么Mbus应用为什么越来越少,有哪些替代的协议标准,下面详细分析:
MBus(Meter-Bus)协议是一种专为远程抄表设计的通信协议,最初用于水表、电表、燃气表等计量设备的数据传输。尽管MBus具有低功耗、简单布线(仅需两根线)和标准化等优势,但其市场份额逐渐被其他通信协议取代。
MBus协议的优势
01
低功耗设计
MBus协议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,如智能水表、电表等,能够长期稳定运行。
02
简单布线(两线制)
仅需两根无极性双绞线即可同时供电和传输数据,相比RS-485(四线制)更节省线材成本。
03
抗干扰能力强
采用电流信号传输,在电磁干扰较强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通信。
04
标准化程度高
MBus遵循欧洲标准EN 13757,不同厂家的设备可实现互操作性。
05
易于扩展和维护
总线型结构便于增加或更换设备,适合集中式抄表系统。
MBus协议的劣势
01
传输速率低
MBus的典型传输速率为2400或9600 bps,远低于现代物联网通信协议(如NB-IoT、LoRa)。
02
通信距离受限
有线MBus的传输距离通常不超过1000米,而无线MBus受信号干扰影响较大,不适合远距离或分散式部署。
03
网络拓扑适应性差
MBus主要采用总线型结构,难以适应复杂的网络拓扑(如星型、网状结构),而RS-485或Modbus更具灵活性。
04
市场局限性
MBus在欧洲较为普及,但在全球其他地区(如北美、亚洲)的市场份额较小,限制了其发展。
05
5. 兼容性问题
尽管MBus标准化,但不同厂家的设备可能存在细微差异,导致跨品牌兼容性挑战。
06
36v电压太高
电压越高,短路风险越大,而且36v两根线支持设备的供电和通信,短路容易烧毁设备和通信模块。
市场上主流的同类协议标准
Modbus
特点:通用工业通信协议,支持RS-485、TCP/IP等多种物理层,适用于PLC、传感器等设备。
优势:高灵活性、高传输速率(可达115.2 kbps)、支持复杂网络拓扑。
劣势:无内置供电功能,需额外电源线。
2. RS-485
特点:半双工串行通信,常用于工业自动化。
优势:传输距离长(可达1200米)、抗干扰能力强、支持多点通信。
劣势:需四线制布线,成本较高。
3. NB-IoT(窄带物联网)
特点:基于蜂窝网络的低功耗广域网(LPWAN)技术,适用于智能水表、电表等。
优势:无线通信、覆盖广(依赖基站)、支持海量设备接入(单基站可连接数千设备)。
劣势:依赖运营商网络,可能存在通信资费问题。
4. LoRa
特点:远距离、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,适用于分散式部署场景。
优势:超长通信距离(可达10 km)、低功耗、适合农村或偏远地区。
劣势:传输速率较低(<50 kbps),需自建网关。
5. SMBus(系统管理总线)
特点:基于I2C的子集,主要用于PC和嵌入式系统的电源管理。
优势:标准化、支持自动寻址,适合电池管理。
劣势:传输速率较低(通常100 kHz),主要用于短距离通信。
MBus协议在传统抄表系统中仍有一定市场,但由于其低速、距离限制和拓扑适应性差等缺点,正逐渐被NB-IoT、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取代。未来,随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,低功耗广域网(LPWAN)协议可能成为主流,而MBus可能仅保留在特定行业或旧系统中。
# 免责声明 # 本文转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!